我们提供的服务

立即在线咨询

事不成退费原则

立即在线咨询
诉讼指南

    一、案件的审理期限

    1.普通程序案件

    一审:自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,特殊情况,院长批准延长6个月,还需延长需上级法院批准。

    二审:

    (1)对判决的上诉案件:自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,特殊情况,院长批准延长。

    (2)对裁定的上诉案件:自立案之日起30日内作出终审裁定。

    相关法条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》第一百四十九条、第一百七十六条。

    2.简易程序案件(二审不采取简易程序)

    一审:自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。

    相关法条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》第一百六十一条

    3.小额诉讼案件(5万以内金钱给付案件)

    自立案之日起1个月内审结,特殊情况,可延长至3个月。一审终结,不得上诉。

    相关法条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》第一百六十二条、《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实施办法》第五条。

    4.特别程序案件

    包括:

    (1)选民资格案件;(2)宣告失踪、宣告死亡案件;(3)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;(4)认定财产无主案件;(5)确认调解协议案件;(6)实现担保物权案件。

    自立案之日起30日内或者公告期满后30日内审结,特殊情况,法院批准延长,但审理选民资格案件除外。

    相关法条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》第一百八十条。

    5.审判监督案件

    自决定再审的次日其计算,再审按一审或二审程序审理的,按照其规定的审限审结。

    相关法条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》第一百四十九条、第一百七十六条。

    6.涉外民事案件

   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》第二百七十条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间,不受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、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限制。

    二、案件审限的计算

    案件的审限从立案次日开始计算,至结案之日截止。

    下列期间不计入审限:

    1.刑事案件对被告人精神病等进行专业鉴定的期间;

    2.刑事案件因另行委托、指定辩护人,法院决定延期审理的,自案件宣布延期审理之日起至第十日止准备辩护的期间;

    3.合议庭成员、检察员等相关人员发现案件需要补充侦查,提出延期审理建议,法院同意延期审理的期间;

    4.刑事案件因当事人、诉讼代理人、辩护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、调取新的证据、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,法院决定延期一个月的期间;

    5.刑事案件二审期间,检察院查阅案卷超过七日后的期间;

    6.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和处理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;

    7.民事、行政案件公告、鉴定的期间;

    8.民事、行政、执行案件由有关专业机构进行审计、评估、资产清理的期间;

    9.中止诉讼(审理)或执行至恢复诉讼(审理)或执行的期间;

    10.审限届满前,当事人申请调解的案件,从申请之日起三十日的调解期间;

    11.执行中拍卖、变卖被查封、冻结、扣押财产的期间;

    12.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或者提交执行担保后,执行法院决定暂缓执行的期间;

    13.申诉、申请再审案件和国家赔偿确认案件的调卷期间;

    14.上级法院通知暂缓执行的期间;

    15.向上级法院或单位请示、协调、报请复核的期间;

    16.其他可以不计入审限的期间。


我们致力于为企业及员工提供高质量的法律咨询服务

免费法律咨询

联系我们

18620808863

法律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1622029986@qq.com

客户服务时段:
周一至周五,8:00 - 18:00
法定节假日,9:00 - 17:00

QR code